close

 

四. 加工之美
1. 轆轤目:就是所謂的拉坯痕,大多數的拉坯指痕在茶入表面是看不到的,拉坯的最後階段陶工會用布或皮在轆轤轉動時修飾胎面,這會讓較粗的指痕消失,淡有時還是會留下較細的痕跡。稽古茶入100%是模造的根本沒有這種
轆轤目。

 

中興名物 吹上文琳 五島美術館藏



2. 捻貫:拉好瓷胚後故意用手壓出一條條螺旋紋做裝飾,常在古瀨戶及唐津燒茶入看到這種裝飾。

 

金森肩衝 MOA美術館藏,胴有一圈圈捻貫紋
 

 

茶入各部位名稱



3. 胴紐(腰帶):見上圖。在茶入腰部有一條細溝,據說漢作唐物較常見,唐物則無(漢作唐物是直接從中國進口,唐物是在中國定製的茶入),這其實是不一定的。這條細溝有一種裝飾的作用。還是同樣的道理,古代的窯工每天要拉數百數千個瓷胚,哪有時間細細雕琢那條細溝,瓷胚在旋轉轆轤上拿根細竹籤一頂,不到一秒就好了,現代的作家每天就弄幾個瓷胚而已,小心翼翼的挖那條溝出來,導致整個茶入非常死板沒有靈動的感覺。

 

左:大名物 利休丸壺 香雪美術館 右:名物写(山寨)無言自己看。利休丸壺真品的胴紐俐落而自然,流れ非常有層次感,流れ左側可能是指跡造成的花紋裡面,湊巧又有個類似飛釉的褐班,其周圍與黑釉交織的釉際呈現變化多端的色彩,釉面上有些許落灰造成的銀班,胎土顆粒造成的柿紅小斑,甑際下面肩部上方的筋彫(見下方說明)疏落有致,說他是最美的丸壺一點都不為過。再看看右邊的山寨版,真是慘不忍賭。
 


4. 筋彫:除了胴紐以外,類似胴紐的螺旋紋。大名物 利休丸壺的肩部上方就有數條筋彫。

5. 箆目(瓜稜紋):胎用竹箆壓出一條條如南瓜稜紋的形狀。

 

箆目肩衝 大名物 MOA美術館 罐身有六條箆目(瓜稜紋)



5. 耳付/旋付(釣付):茶入上的耳狀或環形附屬物。

 

左:唐物釣付茶入 德川美術館藏;右:中興名物 鳴海織部耳付茶入(餓鬼腹) 野村美術館藏



6. 擂座口造り外捲,甑(頸)裝飾有白色長石釉小圓點,胴上通常有箆紋裝飾。

 

擂座 根津美術館藏

 


7. 凹み:這種加工之美以和物茶入居多,瓷胎成形後用手指壓出凹陷。稽古的道具比較少看到這種,某些作家物會有但多數壓出的凹陷做作缺乏美感。

 

名物 私人收藏家藏 忍摺肩衝 腰附近可見一凹み

 


8. 繪畫:常出現在織部、志野、唐津等窯,唐物青花小罐等,在茶入上以色釉人工畫上花鳥或幾何圖形。這類茶入除了本身形質之美外還有繪畫之美。不過這類茶入除了少數極有特色的作品外(通常是首創的花紋),大多都屬下乘,就像宅宅喜歡的那種帶擴瞳片、假睫毛,粉底當補土用的那些妹妹。

中興名物 澪標茶入 

 



未完待續...........

從唐物大海說茶道具拜見《一/五》:形態之美
從唐物大海說茶道具拜見《二/五》:胎土之美
從唐物大海說茶道去拜見《三/五》:釉色之美
從唐物大海說茶道具拜見《五/五》:不美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nailprincekin 的頭像
    snailprincekin

    地瓜上的蝸牛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