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蝸牛趣聞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蝸牛殼有左右旋之分,不僅僅是蝸牛其他海產腹足綱貝類的貝殼也有左右之分,腹足綱貝類ㄧ般以右旋殼居多,少數的種類是左旋殼,至於那些右旋殼的種類有時會出現左旋殼的個體,可是機率非常小,當然,那些原本是左旋的種類也會出現右旋的個體。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一陣子NaOH泡太濃了,把我的微山蝸牛齒舌泡溶了,好不容易弄出來的齒舌,嗚......(微山蝸牛比螺線微山蝸牛小http://tw.myblog.yahoo.com/snailprincekin/article?mid=207&prev=212&next=200)。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在蘭嶼拍的,犧牲蝸牛是蘭嶼蝸牛(斑卡拉蝸牛的亞種),從站片看起來這隻蝸牛好像是被螞蟻攻擊致死的,因為1. 蝸牛的腹足殘片尚黏在葉子上;2. 旁邊還有一些同種螞蟻爬來爬去在搬運蝸牛肉。但實際情形如何就不知道了。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鹿野氏蝸牛Nesiohelix kanoi (Kuroda, 1932)屬於Nesiohelix屬,僅分布於蘭嶼是蘭嶼特有種,這屬的蝸牛台灣只有二種,一是本種一是分布於台灣本島的斯文豪氏大蝸牛Nesiohelix swinhoei (Pfeiffer, 1865)(台灣特有種是本土蝸牛中體型最大者),這二種蝸牛的幼體都是樹棲,成體之後轉為地棲(殻太大太重嗎?^^)。

鹿野氏蝸牛氏日籍貝類學者黑田德米博士於昭和78(西元1932)發表於The Venus雜誌,學名獻給其發現者鹿野忠雄(博物學家中年之後醉心於台灣原住民文化)。鹿野氏蝸牛他的外殼顏色變化很大,他的殼脣形狀也有變化,有些個體的唇成直線有些成波浪狀,這些唇成波浪狀的各體黑田博士叫他N. vineomarginata(滾邊蝸牛),但未正式發表。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麻蝸牛,屬前鰓類,山蝸牛超科,「芝麻蝸牛」的中文名稱可約略猜出該科的蝸牛都屬迷你型,因為體型微小,所以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殼高都小於5mm,(台灣的芝麻蝸牛大小介於1.5mm-5.2mm之間)有橄欖型、圓錐型、圓筒型、蛹型、塔型等。殼色從白色到黃色及橘紅色系。通常右旋,少數左旋。殼口有圓型、半月型、五角型。口蓋為圓形角質。外殼的構造奇特、複雜,相當有變化,其變化性在陸貝當中僅次於煙管蝸牛。其軟體有一對觸角,眼睛長在觸角基部,齒舌為紐舌型。常群體棲息在礫石間、石梯、杉林下較潮濕的地方或落葉堆的葉面下。

    台灣產的芝麻蝸牛目前有紀錄的是325種。扁芝麻蝸牛屬(Gastroptychia)1種,左旋芝麻蝸牛屬(Palaina)2種(殼左旋);另外芝麻蝸牛屬(Diplommatina)22種(殼右旋),芝麻蝸牛屬之下可分為二個亞屬,分別為Sinica亞屬及Benigoma亞屬。這二個亞屬的區隔在於腔襞的有無,如下圖所示。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我們所謂的白子即為動物的白化現象,例如紅眼睛的小白兔就是白子。但是白子在軟體動物而言就相當複雜了,以白化的蝸牛來看,可分為外殼白及軟體(肉體)的白化,因為軟體動物的殼色與體色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ubulina octona (Bruguiere, 1792) 原錐蝸牛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蝸牛大致上分為有肺類及前鰓類,從外型區分有肺類及前鰓類蝸牛最簡單的方式是「口蓋」,前者無而後者有。今天要談的是齒舌,廢話不多說。有肺類的齒舌是翼舌型(Ptenoglossa),中間齒或有或無,而兩側的齒分不出側齒還是邊緣齒,形狀大致相同,只是大小有差異;前鰓類是扭舌型(Taenioglossa),有一枚中間齒,側齒及邊緣齒各1-4枚。造成這種不同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本來就不同,到不是因為食性的不同而有差異。

下圖的皺大臍蝸牛及扭蝸牛都是有肺類,前者是草食性,後者是肉食性蝸牛,大家比一比看看齒舌有啥不同。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線條東洋蝸牛齒舌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太多人問蝸牛怎麼養了,貼些我養的蝸牛環境給各位看看。

1.不用土,因為易長線蟲讓蝸牛大量死亡(尤其是微小種蝸牛)。我用餐巾紙當底材,密閉的塑膠盒不鑽洞飼養(鑽了洞蝸牛反而容易死亡,外面會進來一些怪東西幹掉蝸牛,或太久忘了噴水蝸牛乾死)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

曾文型台灣煙管蝸牛是1987年由張寬敏及巫文隆所發表的一種台灣煙管蝸牛新變異型(new form),作者以深紫色外殼及稍為粗短的外殼認定是一種新變異型。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左→右 Rhiostoma chupingense Tomlin, 1938;Rhiostoma smithi Bartsch, 1932;Rhiostoma jousseaumei Morgan, 1885/各種法國號蝸牛,均產於泰國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址在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31700635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紙折的蝸牛,如何?很像吧!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演化的過程中,部分山蝸牛的口蓋在原來單薄的角質層上加了一層石灰質,原本這個構造是希望他的門戶更安全,但是遇到螢火蟲幼蟲強力的大顎,就變成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好比人類的軍備競賽一般。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琉球鱉甲蝸牛/產於台灣全島及日本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瑪瑙蝸牛科(Achatinidae)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芝麻(虫昌)蝸牛科 (Hydrocenidae)

Georissa hukudai Kuroda, 1960 福田芝麻(虫昌)蝸牛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知道台灣最小的蝸牛是什麼?台灣最小的蝸牛又有多小呢?答案是只有1.37mm,這是最近才在蘭嶼發現的一種世界新種蝸牛,目前尚在論文撰寫階段是尚未發表的新種,這類的蝸牛叫做罌粟蝸牛,因為他們如同罌粟花種子一般大小因此得名。台灣另外有他三種親戚也都是小不點,最大的不過2.5mm。其中一種是2004年才在台北及宜蘭山區發現的八丈島罌粟蝸牛,這種蝸牛原產於日本的八丈島,冬天乾旱時罌粟蝸牛肉體緊縮於殼內,殼口內數目不等的齒刻可以營造殼口內微空間的高溼度,這又小又輕的殼隨著強勁東北季風飄到台灣,碰到適當的環境就落地生根繁衍成龐大的族群。一般人對蝸牛的印象不外乎是:害蟲!黏答答的好噁心!慢吞吞的!殊不知蝸牛在維持生態平衡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沒有蝸牛,地上的落葉傾倒的朽木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腐化,蝸牛的存在加速各種元素在生態系中的循環速度,下次看到蝸牛可要對他們另眼相看喔。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