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罌粟蝸牛分佈於歐洲、北美洲、西印度群島,東亞及東南亞等地,是非常微小的蝸牛,全世界只有兩屬分別是罌粟蝸牛屬Carychium及歐洲罌粟蝸牛屬Zospeum,總共不到二十種。這類的蝸牛都很小,如同罌粟花種子一般,中文科名就是因此而來。罌粟蝸牛的外形都是長紡錘形,殼口長卵形軸唇部生有一軸齒,外唇有1-2枚外唇齒。台灣目前發現四種,雖然體型很小,但在全島低至高海拔山區都可發現,非常普遍。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好久沒發文章了,格子裡都發霉了

今天來談談一種困擾我好久的蛞蝓,就是下面這隻橘色的有黑色線條的,一般人會說,不就是隻蛞蝓嗎?ㄝ....台灣不管是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有殼的、沒殼的蛞蝓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有10多種,可是就這種最機車。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沒收集雨花石,在偶然的機會中看到了這枚雨花石,看了正面,哇!!!!是一隻蝸牛ㄝ!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臍蝸牛Aegista subchinensis (Moellendorff, 1884)廣泛分佈於台灣各地,可是花東地區的個體非常大,約比西部的大30%。

另外筆者在2001年左右在南投高海拔山區及阿里山發現一種醜醜的大臍蝸牛,他的殼面通常黏很多土,殼也比較重,當初把他當成是大臍蝸牛,因為都很醜所以沒把他的照片放在書上(好險),2004年時拿出來比對才發現怪怪的,該年又到阿里山抓了隻活的,比對了他與芝山岩的大臍蝸牛的內部構造後,才發現是二種截然不同的蝸牛,而命名為皺大臍蝸牛Aegista caperata Lee et Wu, 2004。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台灣扁帶管蝸牛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在部落格上貼出與蝸牛無關的文章(感觸太深)

九把刀與陳生的事件最近沸沸揚揚的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