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響茶道的美有很多因素或換句話說茶道美的表現有很多,事前的準備、季節/時間的選擇、茶室的布置、茶道具的選則、點前的方式,點茶的技術、茶粉/和果子的安排.......每一項都是一門學問。這邊由於社團性質只針對茶道具來討論,其他的請加入北投協會跟我們一起稽古學茶道吧。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連盆略點都做得零零落落,連拝見お願いします是"請讓我觀看"的敬語都不知道的時期。第一次學到拜見,一位很久沒出現的學姊教我,茶碗要這樣轉轉然後翻過來,心裏O.S.這...在幹嘛....偷摸我的手手嗎?這時一位大學長湊過來「我們把碗翻過來是要欣賞他的高台及釉質」啊哩咧....手又被摸到了。心裏「這兩位可以互相摸摸,但不要碰到我好嗎.....」;「這高台有啥好看的?釉好像不怎樣啊?」那個年代還沒接觸元之前的老窯(古瓷器),雖有一些明清青花藏品,但那時是靠畫風辨真偽,胎質、釉等等完全外行。再加上是稽古茶道具所以對茶道的器物之美全然沒有觸動!

 

這邊建議各位如果我們在拜見茶道具時能以鑑定真偽的心態去做這個行為,那你會獲得非常大的感動。

 

下圖是一個明代籃花卉紋小碟,可以當向付皿的大小。這種紋飾唐代就有,但是今天不是要談紋飾,是要談高台(圈足)。

 

而且只談高台上面的放射紋,這種放射紋在日本的百圓商店賣的盤子(通常是盤子,罐子、碗也有看過)也可以看到!京燒、九古燒這類很華麗的茶碗碗底有時也會有,只不過現代的陶瓷器看到的這種放射紋是刻意做出來的。這放射紋我們(骨董界)稱它為跳刀痕,茶道界怎麼稱呼我不清楚,但這種放射紋是一項可以好好拜見的景。

 

碗底、盤底、罐底為啥會有跳刀痕呢?說穿了不過是古代窯工在挖圈足時留下的痕跡,而且是乾胎用金屬刀具挖出來的,現代的陶藝家一般是濕胎時挖圈足,我猜是軟比較好挖,所以不會有跳刀痕。古代一般是乾胎或半乾胎挖,因為胎與刀具的阻力讓刀跳動而產生這種紋路。至於日本百圓商店那種偽跳刀痕應該是壓模或畫出來的。

 

我們在欣賞這跳刀痕的時要注意,以本件為例,道刀痕有兩圈,外圈約在七點鐘方向結束進入內圈;內圈則在約五點鐘方向結束。我們可以從這邊充分的感覺到古代窯工挖圈足時的力與美,現代製品的跳刀痕通常非常工整而且難有這種隨興之美!

 

DSC_1689

碗底跳刀痕

DSC_1687

 

DSC_1690

 

DSC_1680

 

DSC_168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日本茶道 青花 古瓷
    全站熱搜

    snailprince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